在一段拜訪之旅後,社團照例會出一本小刊物,這本小刊物,除了是要讓大家有所謂「沈澱」的機會之外,更重要的,是對願意花時間陪我們聊天,分享經驗的前輩,表達一些感謝,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,非物質的,更直接的回饋。
在過去幾年,我參加過好幾次這樣的拜訪/參訪之旅,從萬丹汞污泥到台中大里921到埔基偏遠地區醫療到玉里精神醫療,每一次,我們都嘗試著去集結一點什麼,以作為回饋,然而,這樣的回饋在別人眼中看來又是如何呢?
「我把你們整本玉里成果手冊看完了,感覺虛虛浮浮的,沒看到什麼令我心頭一震的東西。」某一次,我把其中一本成果手冊給一位朋友看,他這麼說。
↧
這是一段怎樣的旅程
↧